主页 > 图书报刊 > 报刊杂志 > 珍罕书报刊造假揭秘

珍罕书报刊造假揭秘

近年古籍善本拍卖火爆,百年书报刊资料也备受追捧,价格动辄成千上万。藏书热度大增的同时,制假贩假开始抬头。1995年,中国嘉德大拍时一册宋版残卷《文苑英华》以132万元创当时善本拍卖成交最高纪录。2001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一册宋本《春秋经传》以159万元刷新该项纪录。此两册均为乾隆“天禄琳琅”秘籍,承传有序,著录精准;《人民日报》创刊号1946年5月15日出版发行,三年前拍卖会上多次单张价格突破5000元;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初版本,封面设计独特新颖,品相全好者极为稀见;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彩绘月份牌,多为海派名家之作,台湾、新加坡商人钟爱于此,精美完好的底本每张万元。制假者闻风而动,造新如旧,普通爱好者不知上当,展玩于藏界,贻笑大方。

其实,清宫“天禄琳琅”善本极精善,书品上乘,可称为中国古籍中的奇珍。它均盖有“乾隆御览之宝”等五枚大印,史称“乾隆五玺”。“天禄琳琅”各种善本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宋版书、影宋抄本、辽版书、金板书都函以皇锦,元板书函以蓝色绨,明板书函以褐色绨。此种宫装原封及“乾隆五玺”成为后世鉴定“天禄琳琅”的标识物。2002年11月初,北京秋拍上的一件“天禄琳琅”明万历刊本《唐类函》(残一册)仅以2.5万元起拍,当即流标。此种假货民国时就有,判断的依据是:“乾隆御览之宝”印的椭圆度有差。“乾”字刻工偏软,实为近年仿品。常到故宫去参观的朋友都知道,“三大殿”门口放着一大排皇帝宝印的仿品,交钱谁都可以盖上几方。造伪者就是如法炮制的。

“天禄琳琅”其宫装原函,黄麻纸莹洁润泽,墨色凝厚喜人,印红朱碧,殷血霞光,绝非后世可以仿造。而《人民日报》创刊号报头为红色字,复制件为墨色字,老玩家一眼即辨真假,新手却300元一张还惊为奇遇。大收藏家张伯驹说得好:多年不见的奇货突然市场上冒出两件,假货的时代就来了。珍罕书报刊制假并无奇招,三五造伪者蜗居于印刷小作坊,低成本制假煞费苦心,复印、手绘添色、粗制印版、购假毁证、挖补牌记,都是牟取暴利的招数。

偷梁换柱以假乱真。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图书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上海书店等都复制了一大批革命、进步书报刊,供学者研究。其中左联刊物、《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抗日大型文艺刊物等的复制件发行量均在800套以上。复制的目录散件于《北京图书馆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目录》。造假者就低价购进这些复制件,将复制说明页撕去,高价售与普通爱好者。复制件成本3元左右,而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和“新文学”版本书几年前每册价格就在数百元以上。曾有一位朋友花40元淘到一张1941年《新华日报》,上有周恩来关于“皖南事变”的题词,惊呼“天漏”。翻过此报背面,分明是八天后的日期。只有合订复制件为了装订的要求才如此印刷,谁见过“日报”正面是初一,背面是十五的印法。百年《申报》名气最大,但全套真件全国仅一份。

识别这些假货,说来复杂,但操作起来却十分简单:首先,原件是铅印,属凸版印刷,字迹深入纸背,有明显的凹凸手感,字少的封页、扉页、版权页、目录页最为清晰。复制件是胶版印刷,属平面印刷类,没有凹凸感。喷墨复印的书刊,字浮于纸面,背面完全没有印刷痕迹。此为最易上手处。其二,解放区、抗日期间出版的书报刊多为土纸,即俗称马兰纸、毛头纸,表面粗糙,没有光泽,铅墨多有未印实在处,所谓风尘感、残缺美十分突出。复制件多为白报纸印,纸面涂有现代化学浆液,铅墨完整、光洁。又如《人民日报》创刊号原件,从纸的正面可以清晰地看出背面的印字凸感,许多字印得并不精细完整。合订成册的大型文艺期刊,常有某一卷、某一期因奇缺而复制配齐,其余则为原件,爱好者只须从纸的颜色上就能看穿:复制件洁白有光泽,原件发黑、纸脆、四周已氧化,藏书界称此种为“加馅儿”,价格便宜十倍,宁可藏原件,也不吃这口“夹生饭”。

雾里看花水中看月。

近年电子照排技术普及,但造价百万元的一体机,制假者可不用,那是盗版畅销书的勾当。仅制一页封面,单印一组彩页,这才是低成本蒙骗市场的黑活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型彩色画报、电影明星玉照、京剧名角剧照、电影海报、名家封面设计、战争即时照片、黄色插图等假货,时有混入拍卖场内的。如《良友画报》《点石斋画报》、胡蝶、阮玲玉电影封面照,拍场上高则数千元争购一册,低则500元数册无人问津。局外人不解其中奥秘,藏家可明辨真假。为左联出版物《沙沦》原件,为现代影像复制件。其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仅几家出版社拥有三色彩印设备,四十年代才从日本传入四色即原色增光设备。如今电子照排彩印技术采用DIP工艺分色规范,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明辨:三色彩印有明显的金属线段痕迹;原色增光有膜状反光效应;电子照排色谱精准,过度和谐,点状彩网有频闪感。爱好者可用放大镜看看新旧版人民币即知详情。

名家设计的书刊封面本身就是艺术品。市场上鲁迅、闻一多、钱君稥、陈之佛、陶元庆设计的封面装帧价值不菲。各大美术院校均将书籍装帧定为实用美术的必修课,仿绘原色原大的精美手绘封面是美术院校学生的拿手好戏。解放区土纸木刻毛泽东、朱德头像及官兵民众抗敌群像封面设计,多是李桦、华君武、蔡若虹、彦涵手笔,莘莘学子追捧备至。书贩以几元一张买来手绘仿件,用彩色喷墨打印,将解放初期的竖排本书撕去两头,换上封面,《呐喊》《彷徨》初版本造假完工,此最能蒙人。辨别的绝招也有:鲁迅时代的封面印刷用纸有正反面,打印纸不分;解放区木刻封面用土纸、土墨、天然颜料,不用“洋墨”,更不用“夏普”“理光”等消耗材料,真假从纸墨上一看就会明白。图4为鲁迅关爱过的《拓荒者》真品。

做新如旧愿者上钩。

还有一种造假买高价的所谓“新文学线装书”,八十年前徐志摩、俞平伯、朱自清都珍爱过。线装本《初期白话诗稿》是“新文学”的里程碑,复制件四十年前就有,在拍场上真假都露过面。《忆》线装巾箱本,俞平伯先生自印几十册送友人,非常难得,民国时就有人仿制。这里从古籍鉴赏借来一句话:手工宣纸与制机宣纸的区别是辨伪的关键帘纹与云状纤维朵是机器仿不出的。徐志摩与陆小曼情书《爱眉小札》,1936年4月10日限定发行100部,线装纪念本,稍残的一册在上海拍卖场上以2600元露过一次面,再也征集不来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红极一时,恋爱青年必看,《爱眉小札》复制件1999年应运而生,售价120元。而今送到拍场,底价2000元,爱买不买。如何区分真伪。一新一旧,可旧的不能再新,新的可以做旧,泼点茶水,弄点烟灰……。其实,真正的区别是原件只印100部,复制件印1000部,就多了那么一个“0”,在书根上印着,可这价钱上就有天壤之别了。

上一篇:世界哲学的历史   下一篇:旧杂志也是宝
返回首页

相关链接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