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墨盒是盛墨汁的小物件,产生于清道光、同治时期,盛行于光绪、民国年间。铜墨盒比石砚轻巧灵便,并能保持墨色的滑润和黑亮,故在当时颇受文人雅士的欢迎。而今天那些存留在民间的老铜墨盒,则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在购入铜墨盒时,要掌握一些窍门:盒盖上有名家画稿并经名工匠镌刻的,如制盒名家陈寅生、姚茫父等人的作品价值就高;另外特殊规格也值得一藏,铜墨盒以12厘米以上的超大型圆盒,或小于3厘米的袖珍盒为上品,而那些“大路货”与“垃圾货”,则收藏价值不高。
晚清文人雅士的时髦之物
光绪初年,京城开始有了铜墨盒作坊,以后日渐增多,较有名气的有万礼斋、义合成、京明斋、古松斋、明远阁、来薰阁、同古堂,以及文古南纸店等。清末震钧《天咫偶闻》云:“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砚台寥寥。”可见铜墨盒在晚清已成为文人雅士爱用的时髦之物。
当时,商界账房、私塾学堂、文人墨客等已广泛使用铜墨盒。铜墨盒不仅为教育的普及和书法的普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而且成为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近代化的标志之一。
晚清和民国时期,以陈寅生、张樾丞为杰出代表的刻铜艺术家,将铜墨盒打造成为刻铜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使铜墨盒成为具有文字、图案、纹饰、款识的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和艺术品。当时不少著名书画家,如姚华、齐白石、陈师曾等,都为铜墨盒设计过图稿。
很多历史名人,包括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和实业家,都与铜墨盒结下不解之缘。近代以来的文物收藏名著,如邓之诚的《骨董琐记》、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孙殿起的《琉璃厂小志》等,对铜墨盒及其作者、经营者都有记载。所有这些因素,使铜墨盒具有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
退出文具市场走向文物舞台
随着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硬笔的普及,毛笔逐渐退出实用书写领域,专为书法艺术而用,墨盒随之也较少有人使用了,更不会有人大量制作了。1940年代以后,铜墨盒便在实用书写的舞台上逐渐消失了。
从铜墨盒的产生到现在,不足200年;而它的实用兴盛期,还不到100年。因此就其功能可以说,铜墨盒服务于近代,自身也辉煌于近代,是一种典型的近代文具。
从文物角度说,收藏铜墨盒应首先集存旧盒,但因旧时刻铜艺人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收藏过程中必须去粗取精。此外,陈寅生的刻铜墨盒代表了近代刻铜工艺的最高水平,成为近代以来收藏家们悉心追求的对象,这便刺激了对其作品的仿制行为,因此落款“寅生刻”的作品中赝品极多,在晚清民国时期大约就能占到80%,当代就更难见真品,去伪存真成为必然。1990年代中期以来,旧铜墨盒市场行情逐年上升,有人借机牟利,制售假货,地摊上出现了大量粗劣低俗的仿制铜墨盒。
鉴识铜墨盒还需练内功
因陈寅生、姚茫父等人名气极大,他们的作品价格较高,民国时期就有大量的假冒其名的仿制品,仿品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真品。
收藏者要加强历史、文化、书画艺术方面的修养,广泛、深入地了解陈寅生、姚茫父等名家的文化底蕴和创作背景,多看他们的真品精品,把握其艺术风格。真品布局章法大方、舒展而紧凑,书画刻工形神兼备,线条坚定、流畅、爽利、深刻;而仿品布局章法则往往委琐、局促而散漫,书画刻工有形无神,线条犹豫、板滞、软弱、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