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节气并提供有关数据的书。它反映了自然界的时间更替和气象变化的客观规律,对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广大百姓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历书,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封建王朝时代,由于它是由皇帝颁布的,所以又称“皇书”。我国远在古代就设有专掌观察天象、推算历法的官职。秦汉有太史令,唐代设太史局,宋元有司天监,明清改名为钦天监。明代二年至七年(1629年—1634年)在徐光启等统领下的“历局”组聘专业人士编纂了《崇祯历书》。清初,传教士又将《崇祯历书》略作整理进呈给清帝,改书名为《西洋历法新书》,在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一直成为当时天文学家学习和研究西方天文学的主要著作,对我国天文学发展影响很大。
我国最早的历书是装裱成轴,用毛笔书写,大约到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已有木板刻印的历书出现了。历书发展演变至今,远不能与昔日的历书相提并论,它以完全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就其种类而言,就有年历、月历、日历、农历、怀历、台历、挂历、万年历等多种;随着社会信息、科技文化不断进步,其内容更是无所不涉,丰富多彩;设计形式不仅多样化,且更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带有名人书法、诗画的历书、年历品种,往往就是一件收藏品,因此时下重视收藏各类历书、年历的人愈来愈多。
历书一年一个样,各类品种无不打有当年社会历史的烙印。如笔者所藏的这本于1975年出版的《东方红》历书,就带有当时“特殊年代”的特征。该历书规格为22.5厘米×16.3厘米,全册236页,封面上是一幅由陕西省美术创作组创作的年画《延安儿女心向毛主席》;封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封面里页印着毛主席像;首页印有“一九七五年历书”、《东方红》歌曲和光芒四射的红太阳、天安门、三面红旗、工厂和稻穗组成的标志性图案;封三印着世界地图;封底是一幅户县农民画。全书辟设有“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全国遍开大寨花”“祖国建设新面貌”“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科学种田科学实验”等15个栏目,计228篇大小文章。月日、节气、出生年份对照、各地气象变化等表样编排在前20页上部;历书后半部还附有《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公市制度量衡简表》和图照片等。当时没有任何宣传广告,仅介绍了一些当时“农村版图书”及其目录。该本历书,由农业、人民卫生、科学、人民美术、农村读物等出版社负责编辑出版工作,并由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图片社、人民、解放军等画报社、体育报社、《华北民兵》《地理知识》等编辑部以及广东、广西人民出版社等11家机构参与协作和组供稿。
观赏这本《东方红》历书,无论从栏目内容的容量,还是参与媒体之多,特别是由多家出版社联合出版,这在出版界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可谓历书收藏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