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树碑立传”,碑包括墓志,是很庄重的。
金石文物的历史比书籍久远,史料准确客观,可补史之缺,正史之误。清人叶昌炽在《语石》一书中指出:“撰书、结额的结衔,可以考官爵,碑阴姓名亦往往书官于上,斗筲之禄,史或不言,则可以补阙。郡、县、省并陵谷迁改,参互考求,礏于目验。关中碑志(BFQ),凡书生卒,必云终于某县、某坊、某里之私第,或云葬于某县、某礩、某里之原,以证《雍录长安志》,无不吻合。推之它处,实有资于邑乘者多矣。至于订史,唐碑之族望,及子孙名位,可补《宗室宰相世系表》。建碑之年月,可补《朔润表》。生卒之年月,可补《疑年录》。北朝造像寺记,可补《魏书·释老志》。《天禓纪功》《天发神谶》之类,可补《符瑞志》。投龙、斋醮、五岳登封,可补《郊祀志》。汉之孔庙诸碑,魏之《受禅》《尊号》,宋之道君《五礼》,可补《礼志》。唐之《令长新诫》、宋之《慎刑箴》《戒石铭》,可补《刑法志》。古人诗集,凡有登览纪游之作,注家皆可以题名考之。郡邑流寓,亦可据为实录。举一反三,饷遗靡尽。”直至今日,历史学家经常大量引用碑志的原始资料。
但碑拓的价值更多地运用于艺术欣赏和艺术收藏方面。
历史遗留的碑刻散存在全国,寻访不易,自宋代之后,碑刻被大量拓印,特别是一些名碑,更是如此。随着时间的积累,碑拓本身又有了优劣和时期的历史艺术价值。
名碑名拓更是收藏的热门。明代吴门画派领袖文征明,把自己收藏的碑帖刊印成书,名《停云馆帖》。董其昌刻了《戏鸿堂帖》,两人收藏的碑帖有数百种,明代万历年间,《曹全碑》出土后,明代文人学汉隶成风。
另一方面,文人书画家从古碑断碣中,刻意搜求新体,如金农、郑板桥从汉碑中创出了“漆书”和“六分半书”。乾嘉之后,古碑大量出土,在朴学领袖阮元提出学碑体的号召下,邓石如、伊秉绶、包世臣、赵之谦等大书家,接踵而生,从唐朝的碑刻中蜕变出新,形成乾嘉的“碑学中兴”。嘉庆十年成书的《金石萃编》共160卷,收录三代至辽金石刻1500种,是金石学史上的巨著。到了清末,碑刻学从金石学独立出来,单成一门。现在流传下来的金石学著作有1000多种。
碑帖中蕴含着丰富的书法营养,是几千年书法艺术的结晶,这些传统的书法艺术之美的沉淀,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碑帖收藏自宋代兴起,一直到民国,都是极珍贵的收藏品。中国社会历来由文人秉持,文人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信仰、立志。因此,文字是文人的另一种生命形式,书法就成了文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帖的地位也就非常高。从收藏方面讲,家有一名帖,就可自冠收藏家。如乾隆皇帝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后,将书斋命名为“三希堂”。
对于古代碑拓的鉴别、收藏、整理,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碑帖的专著,自宋代始,以考据内容和书法为多,主要有清代王昶主编的《金石萃编》;民国初年方若著《校碑随笔》,专门考查字迹损坏情况,鉴定碑刻拓本时代。还有《集古求真》、《南村帖考》等书。碑拓收藏的重点应以唐代以前的碑刻为主。石鼓文是中国石刻艺术之祖,原石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唐代初年在陕西出土,传有唐代拓本,今未见。现存有明安桂坡十鼓斋所藏三种北宋拓本。明初拓本,“颽”之“颽”字未损,明中叶拓本“黄帛”二字未损。
秦代刻石,琅琊刻石,泰山刻石有宋代拓本。现存最多的是清嘉庆以来的十字本。
东汉是碑刻艺术的高峰,留下精品甚多。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体现了中国隶书发展的全貌。因此,收藏家和爱好者都尽量买碑帖而不是刻帖。
汉碑年代久远,可大部分碑石都是清代乾嘉以后出土的,拓本年代也都是这一时期以后的,也有一些著名的碑出土较早,曾有宋拓本传世,现在能见到的以明清拓本多,如《乙瑛碑》《张迁碑》等,均为汉代最著名的碑刻作品。
东汉晚期至三国禁碑,这一时期的碑刻作品少,大碑不过十几件。现存《受禅表》《孔羡碑》《任城太守孙夫人碑》等。
由于禁碑,小碑开始多起来,主要是墓志。墓志的主要价值在于考古和史料,加之墓志多为博物馆收藏,拓本很少流传。
北魏碑刻多是明末以后出土,清乾隆以后的拓本居多。如《龙门二十品》所见最早的拓本为康乾时《扬大眼造像》。
宋代兴起金石考据学,以后拓本多起来,如唐《九成宫》《多宝塔》《圣教序》等都有宋拓本。
碑拓的辨伪及版本鉴定,主要从历史年代、地理、避讳、书体、书法及拓印、纸张、题跋、印章等方面入手综合考据。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其中清方若《校碑随笔》、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两书考订碑学十分详细,是基础著述。
今日碑拓收藏较几十年前乃至古代已有较大不同,古时为摹习书法,翻刻、造伪者很多,今日已大大减少。但因国家为保护文物,已禁止传拓古碑。有些人为营利,翻刻名碑传拓出售,这类拓本一望可知,不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