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伪器无论做得多么精美、逼真,但它毕竟是伪器,它不是商周时的铸件,也就不能反映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更不能反映当时的冶炼水平。伪器充斥青铜话,无疑影响了中国青铜器的声誉。显然,鉴定工作是必要的,这是维护中国青铜器形象的重要之举。
第二,伪器常使藏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假乱真的伪器常使古玩商和收藏家因辨不出真伪而受骗上当,有的人甚至倾家荡产。如民国时期,北京“式古斋”古玩铺,曾花1万元习进一件提梁卣,这是一件赝品,本来该店主要想借此倒卖发财,这时却卖不出去,店铺也因此倒闭。又如上海人吴启周与美籍华人卢芹斋合办了一家美国最大的古玩铺,吴启周做了一辈子古铜器生意,竟也买了自己的外甥叶某伪造的殷墟铜器,而且金额高达5万美金。由上二例可知,伪作手法这高超,后果之严重。显然,青铜器的鉴定、辨伪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青铜器伪铭文影响后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青铜器铭文是中国真器的重要特点之一,有的铭文甚至长达400字,这些文字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铭文大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情况,对我们认识商周时代的风貌很有帮助。而伪铭都则根据自己的需要,瓷意拟文,铭文内容完全可能背离商周真实状况,使治史者出现错误判断,伪铭影响显然恶劣。如北宋徽宗年间曾伪制大晟编钟(仿春秋宋公戍编钟的形制)336件,现藏故宫有“大晟”、“夹钟”两件。其有“太和”、“夹钟清”一件曾遭金人掠走,并将“大晟”二字刮去,伪铭“太和”,宋本已作伪,而金人则伪上作伪,青铜器伪作显然影响了我们对真器的认识。
总之,伪作既影响中国青铜器声誉,又常使藏家受骗上当,蒙受经济损失,伪名甚至影响甚至影响史家的历史研究,使今人不能准确地了解商周的社会生活状况。仅些三点,足以说明我们对青铜器进行辨伪、鉴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