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陶器瓷器 > 紫砂陶艺 > 紫砂工艺品的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紫砂工艺品的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宜兴紫砂陶,又称澄泥陶,因其颜色偏红,烧制时温度在1200℃以上,烧成后呈紫红色,故又称紫砂。

在紫砂陶器中,茶具无疑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据说宜兴紫砂壶有八大妙处,其中主要的是砂无土气,“聚香含淑”且“香不涣散”。按茶道而论,应“旋瀹旋啜”,隔宿则味变,而以紫砂注茶,则“越宿暑月不馊”。长期以紫砂壶贮茶,内壁不必清洗而绝无异味,因经久所积之“茶锈”,空壶注沸水也有茶香,便是所谓“客去余甘留舌本”。此外,紫砂不施釉,介于陶与瓷之间,透气性很好。砂质导热缓慢,故不会因急冷急热而胀裂,握于手中也不烫手。从紫砂泥色来看,主要有朱、紫、黄三色,既有细微变化,又丰富多彩,其观赏价值由是而生。其使用愈久,色泽愈光润。

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相”,外型典雅庄重。其线条清晰流畅,比例恰当,如壶之嘴、攀、盖、脚,本身既具优美的造型,又与壶身形成和谐完美的整体。

宜兴紫砂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约略言之,其风格可以分为“文人风格”和“宫廷风格”,每一种风格中又有不同的名家流派之别。据初步统计,明清两代参与紫砂艺术品创作活动的文人,差不多有近百人。其中着名者如陈继儒、董其昌、郑燮、吴吕硕、任伯年等,都是书画大家。他们参与其间,不仅使紫砂艺术品工艺精良,制作精致,更有奇巧的构思和浓郁的书卷气息,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文人风格的作品以“雅”“精”“文”三者为主,讲究格调,不求华丽繁缛,追求淡雅和思致的并济。与此同时,对艺人的要求也更高了,即制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技巧和敏锐的领悟力。可以说文人风格的形成是文人雅士与名工巧匠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谓宫廷风格,最初是指清代一些紫砂壶艺匠人为迎合皇室贵胄和官宦豪权的需要,专事追求富丽奢华的作风,使一种日渐巧艳的壶艺风格流行开来。它注重紫砂器的外表华丽,模仿景德镇瓷器中的彩釉装饰,或在坯胎上手绘、手刻,又佐以金属镶嵌装点,给人以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感觉。这与康、雍、乾时期整个社会比较安定、繁华,上层统治者崇尚富丽华贵的趣味相投。因而,在乾、嘉时期便自然形成了文人风格与宫廷风格对峙的局面。宫廷风格中也出现了一些高手,如杨友兰、王南林、邵基祖、陈汉文等。

历来人们对紫砂壶艺的宫廷风格褒贬不一,从工艺的角度来看,汲取其他陶瓷彩釉彩绘技术的长处,丰富紫砂壶艺的艺术表现力,未尝不是一种探索。问题在于,在怎样的程度上去吸收和怎样吸收,若照搬景德镇的一套,盲目吸取,失却了紫砂壶艺古朴淡雅的长处和特点,就不能说是一种成功的借鉴。事实上,当时的一些文人对宫廷风格是不以为然的,有人甚至认为繁缛而又刻意的追求以及镂金错彩的作风,反而失去了紫砂器本来的面目。

上一篇:紫砂壶的造型   下一篇:紫砂陶艺的发展时期
返回首页

相关链接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