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化石
除用于鉴定地层的地质年代外,也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纬度、地球物理的重要材料。不用问植物化石只能在陆相地层里找到,尤其是发现了煤层时要格外注意,其中的植物化石会非常丰富。
采集植物化石首先要注意植物群的面貌,尽可能多地采集属种成分。植物化石主要保存下来的是叶的印痕,其次是茎部的明显特征,根部化石不多见,如发现万不可忽视。对茎或根部化石,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其埋藏情况,也就是其茎干与层面的关系——平行还是垂直,分散零乱还是规则整齐,由此可以判断化石是原地埋藏还是经过搬动。找煤层的时候特别注意这个,因为可以判断煤层的地质延伸。一般的如茎干与层面垂直,则为原地埋藏;如枝茎略具倾斜,可能是静水盆地(湖、沼)中沉积;凌乱堆积的很可能是搬运的。由此可以推论出——树干化石集中的地区不一定是古森林区,也有可能是流水搬运而聚汇起来的。
前面提到植物化石与古气候的关系,原理很简单,地质学有个说法“以今论古”现代棕榈不会生长在格陵兰,那么它的祖先应该也不会。不过自然是很喜欢打哑谜的,所以也不能单纯以某一种化石断定气候环境,必须以综合出的面貌为准,这里也有一个“例不三不证”的规矩。古生物研究中有“爪兽”问题,植物也有类似的,曾经在白垩系地层中发现过一种小型苏铁就不是按常规生长在热带而是生长在比较寒冷的地区中,这是很有名的例子。植物化石中的孢子和花粉印痕,也是研究的主要材料,不能因为小就忽视。有机质比较丰富的陆相、海滨相地层、泥岩类地层,都是孢粉化石比较集中的处所,需格外注意。
二、无脊椎动物化石
无论陆海相地层,它们都是最丰富的,平常旅行时留意一下都能遇到。所以一般只需注意属种成分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和化石的形态特征就可以判断出一些问题,比如说属种比较单调但数量很多,就很可能是闭流或半闭流湖泊沉积,或海滨沉积,不过后者情况要复杂一些。而如果化石壳体呈现出破碎和明显的大小分选现象,那么就说明埋藏时的水体是流动的,埋藏地即动物生活地。而且一般的,大型厚壳的介壳动物多生活于温暖水域,小型的多生活于寒冷水域中,这样对气候情况也会有较明确的认识。不过有时候于水体盐度也会造成介壳类大小的变化,所以也要“例不三不证”。
三、脊椎动物化石
对鱼类化石而言,页岩或泥质砂岩层要格外注意,当然石灰岩也不能忽视,采掘时要严格地沿层面逐层劈剥,要特别注意把层面跟岩石本身的节理面分开,千万不可把节理面当作层面,否则就可能把原来完整的化石搞成一个拼图。采掘时应该用劈刀工具插入化石层上下的两个层面,以完整的敲下含化石的大片岩层。还要注意的是有时一些岩石本身被风化的很厉害,像纸一样容易破碎,所以要准备好用及时用胶水加固。
对两栖类来说,脊椎骨是重点研究的对象,可以说鉴定类别全指望它了,所以要格外小心,尽量使用剔针剥离岩层,另外它们的四肢骨不但中空,而且像玻璃一样娇气也要小心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