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考古发现 > 河北省发现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

河北省发现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

4月4日,在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曹妃甸港区毗连处东坑坨西南侧、距离海岸线约30多千米处发现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这艘木质船带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国内发现不多。

2012年5月,滦南县渔民反映滦南县东坑坨发现一条沉船,有人试图盗掘。6月,文物部门对这个线索进行了走访调查,初步了解沉船的位置和基本情况,并在线索提供人家中见到两件据称是沉船附近出水的瓷器。2012年10月底,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沉船线索进行补充调查,并印证了前述线索的真实性。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2013年7月至9月对东坑坨沉船遗址进行了重点调查。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说,经过初步整理研究,基本可以确认:东坑坨一号沉船为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铜皮包复船体技术最早兴起于欧洲,包复铜皮主要是防止海水侵蚀船底,增加船只的使用寿命。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着西方帆船东来而这一技术传播到我国。铜皮包复的夹板船在国内发现不多,广东、山东烟台曾有发现,但是保存状况均不及本船。

据文献记载,滦南、乐亭沿海从宋代就有海运,清代及近代,沿滦南、乐亭沿海北上秦皇岛、东至大连、营口一线一直是渤海湾北路的重要海运航线。滦南沿海不仅有风涛之虑,还是海退之地,多沙丘,所以往来船只在此多有损失。

“目前,这艘船的性质、具体年代等。尚不清楚,今年将进一步清理发掘,解决这些疑问。”毛保中说。

上一篇:考古学家约翰罗默在卢克索发现古埃及法老墓   下一篇:北京市斋堂镇九龙头地区发现疑似古人类遗迹
返回首页

相关链接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