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大多通体磨光,采用圆雕、浮雕、透雕、钻孔、线刻等技法制成,琢治技术日臻成熟。玉器风格质朴而豪放,突出特点是对各种动物形象特殊的艺术概括,讲求神似和准确的对称感。多数玉饰边缘磨成似刃的锐角,在玉面上细加研磨表现出的浅凹槽纹路,或隐或现,富于变化,具有特殊的装饰美感。
玉器是红山文化遗物中最为精致的制品,不同种类的玉器所代表的“礼”的内容也不同。玉龙并不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器,而是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礼玉。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北方的辽河流域,从目前已有的十几件玉猪龙来看,除个别的线条增减外,从总的形象到细部处理,竟然惊人地一致,说明这种玉器不是随意制作的,而是有严格的设计,遵守一定的规则,受到一定的观念形态的制约。红山文化的人们很可能将玉龙挂在身上,并且不时用手捧起进行膜拜。玉龙在墓内往往放置于死者胸前,我们不难想象当时人们捧龙而祭的恭敬和虔诚的样子。
红山文化的玉龙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画得最为栩栩如生。这件玉龙为墨绿色,高26厘米,身体呈“C”字形,吻部前伸,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眼尾细长上翘,额上及颚底均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龙须及脊背上雕刻有长鬃,长2l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龙背钻有一个圆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件大型玉龙,是用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运用平雕,浅浮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滑圆润,龙体曲伸刚劲有力,长鬃高扬飘举,显得极有生气。而玉猪龙则是最常见的龙形玉器。
它的身体作环体,首部似龙又似猪,有宽厚的双耳和肥硕的躯体,吻上和眼周围还有表现颜面皮皱的线纹多道,有的玉猪龙还有露在嘴外的獠牙。有的学者指出这种形象主要来源于猪首,是高度概括化、图案化了的猪首形象,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大型玉龙也是从玉猪龙演变来的。
在古代传说中,龙的种类也很多,例如有鳞的称为蛟龙,有双翼的称为应龙,有角的称为虬龙,无角的称为螭龙,还有烛龙、苍龙、蟠龙等等。从出土的商代玉龙中,就可以看出古人所塑造的不同的龙形。
而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一支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制作精美的玉器而闻名于世。玉器出土地点集中在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西北至江苏常州一带。重要地点有江苏武进县寺墩遗址、吴县张陵山和草鞋山遗址、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墓地、浙江余杭县反山墓地和瑶山祭祀坛遗址。良渚文化几乎每个遗址、每个墓地都出土有玉器,而且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其中最令古玉研究者感兴趣的就是三叉形冠饰、玉戚、玉璧和玉琮。
三叉形冠饰的下端呈圆弧,上端分为三叉,正面微弧凸,背面三叉的上端和下端下中部均有凸块,凸块上皆有上下贯通的小圆孔。正面正中用阴线细刻兽面纹及蹲踞的下肢,兽面上方刻冠顶外缘。两边叉上端用阴线刻一对神鸟,背面四个凸块上也用阴线刻出两只圆眼和卷云纹等细密纹饰。刻纹纤细,肉眼难以辨认,这类玉器千般宽5.9-8.5厘米、高3.4-5.2厘米。出土于死者头部附近,出土时中叉的上方紧连一根长玉管,往往还有成组的,3-13件锥形器玉锥形器同三叉形冠饰相邻或叠压。因此,三叉形冠饰、长玉管和呈集束状的锥形器,是配套组装成整件使用的。据推测,三叉形冠饰应是戴在首领头上的王冠。
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绝大多数出于大型墓中,这些大墓往往同时还随葬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和其它玉器。玉璧一般制作规整,光素没有纹饰,磨制光亮。玉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作短筒状,外壁不很方正,俯视似手镯状,一般外壁以棱为对称线,装饰比较简单的兽面纹,多以两个双重圆圈表示双眼,其间雕刻桥形凸块相联,并以长方形突起表示嘴部;另一类作长筒状,形似柱子,外方内圆,一般可分为若干节,每节都装饰兽面纹或者神人兽面纹。最大的一件玉琮出土于浙江余杭县反山良渚文化第12号墓中,被称为“玉琮王”。
玉琮的外方内圆,代表了天圆地方的观念,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从孔中穿过的棍子就是天地柱。琮上的许多动物图像表示巫师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
一般认为神人兽面像的真正含义是:神明的巫师骑上张口嘘气、举腿伸爪的老虎,正作法疾驰,上天周游,与神仙往来,以通达天机。老虎是巫师上天通神的动物助手,而神像通体遍饰的卷云纹、直线、弧线等刻纹,则表示云朵和云层,象征着天空。神人兽面像的含义与玉琮、玉璧所表达的宗教意义是相辅相承的,在远古时代,艺术是宗教的表现形式,宗教是艺术的思想内涵,两者共存于一体。可以说,对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及其纹饰的研究,是打开中国古代宗教和艺术之门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