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而文化志愿者成为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组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2000多支,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突破30万,已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在这支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专家在理论上深入研究,许多地区在实践上积极探索,积累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本报将于近期刊登相关专家的理论文章和部分地区文化志愿工作的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文化志愿者应该是具有志愿精神的人,或者说,成为一个文化志愿者的前提是必须具有志愿精神。所谓志愿精神,是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一般而言,主要特征有3个:一是自愿性或非强制性;二是非营利目的性或公益性;三是亲身实践性或参与性。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就是志愿行动。
从源起的时间上看,志愿精神、尤其是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意识的志愿精神,是现代化进程中所生发出来的。具体而言,志愿精神是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志愿行动则是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行动”这个词更突出地表现了志愿活动的主体性和志愿者的主体意识,即其意识到的自己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而“志愿服务”这个词则更突出地表现了志愿活动的对象性,即志愿活动对于人和社会所提供的帮助或服务。所以,如果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来审视,志愿行动更加能够体现公民主体的性质和特征,而志愿服务更加能够体现公民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步入一个新阶段,社会成员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使得志愿者组织的运行呈现出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的趋势,而志愿者只有具备合格的素质和经过一定培训之后才能承担其基本角色。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志愿者,需要具有一定的相关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通过目标招募来寻找合格的志愿者,而被录用的志愿者在提供正式的志愿服务之前,必须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的通用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素质拓展等。
在我国,文化志愿服务这一活动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它未来的发展应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和可持续化这几个重要方向加以努力。
第一,应该在从国家到地方的不同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关于文化志愿者组织的审批和管理等方面的各种相关制度和机制。对于民间志愿组织的成立应持积极的支持态度,简化相关规定和手续,在志愿组织的准入制度上适当放宽标准,为志愿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与法律环境。
第二,文化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也需要不断地专业化、规范化,应该与通用的国际和国内的规范接轨,例如:志愿者招募信息发布、应聘者面试、录取者签订协议明确基本权益及其保障措施、领取统一标识、志愿者培训、注册登记及志愿服务情况记录、志愿服务过程的监督指导和风险管理等。
第三,文化志愿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基层人民群众。因此,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设立之前,首先应该全面、准确地调查和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文化需求。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他们成为文化志愿服务的最大受益者,这不仅是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根本目标。文化志愿服务的日常化而不是节日化、常态化而不是活动化(临时安排)、基层化而不是表层化,是考量文化志愿服务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几个最重要的指标。
第四,对于文化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显得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在志愿者管理和志愿者组织运行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并遵循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的激励方式上,可以考虑建立多种多样的荣誉型的精神激励机制,例如在文化系统内对于优秀志愿者授予不同类型的荣誉称号,同时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的支持,对优秀文化志愿者授予荣誉称号等。此外,还可以与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的、有望在全国层面上实施的志愿者时间记录制度和社会回报制度等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